我要參展

云南藝術基金“生態(tài)攝影人才培訓”作品成果展在昆開展

分享:

2024年4月12日,云南藝術基金2022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生態(tài)攝影人才培訓”的學員結業(yè)作品展《滇物》開幕儀式暨結業(yè)儀式在云南省圖書館二樓舉行。

云南藝術基金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暢海,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編審馬云華,云南省文聯副主席楊海濤,昆明傳媒學院院長潘紅,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藝術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瑞婕,云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鮑利輝,及項目主體單位領導: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王建才,科技處副處長師向寧,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萬凡,“生態(tài)攝影人才培訓”項目負責人楊璐等多位領導、嘉賓及學員出席了儀式。

展覽依托的云南藝術基金2022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生態(tài)攝影人才培訓”項目響應國家和省的重大戰(zhàn)略需求,作為“講述物種與物種、物種與其生活環(huán)境間相互關系(故事)”的專題攝影,致力于將科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融合,用鮮活斑斕的影像來表達科學精神、生態(tài)思想和環(huán)保理念,以藝術的手段塑造觀念、感化人心。通過集結 20名攝影人才,37位知名教師,歷經 60天理論授課和采風調研;深入昆明滇池、大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高黎貢山等地發(fā)現云南生態(tài)之“奇”,拍攝云南生態(tài)之“美”,講述云南生態(tài)之“妙”。


圖片來源見水印

據了解,20名參展學員均為來自云南昆明、玉溪、大理、文山、普洱、保山、德宏等多個州、市、縣的優(yōu)秀青年生態(tài)攝影師。此次展出的近300件優(yōu)秀作品均為學員培訓期間和培訓后返鄉(xiāng)創(chuàng)作期間完成。取材區(qū)域主要包括:高原湖泊昆明滇池、盆地壩子大理、橫斷山脈高黎貢山、高原河谷怒江、熱帶雨林西雙版納及物種起源海洋等。學員們通過微距、航拍、水下、延時等不同拍攝手段,試圖深入挖掘和創(chuàng)新云南生態(tài)攝影表達的主題與風格。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南藝術基金2022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生態(tài)攝影人才培訓”成功地向人們展示生態(tài)攝影核心價值理念的教學和實踐。希望通過本次作品成果展,能夠喚起更多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注和保護,共同建設美麗的家園,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本次展覽至4月17日結束。

部分展出作品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248.jpg

劉海春《刺》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253.png

洪英喆《寄生花》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18.png

洪英喆《花》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22.png

劉基男《哈嘍》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25.png

劉海春《熱氣球》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28.png

王璟《葉上螽斯》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31.png

張四寶《蒼鷺與海鷗》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33.png

劉欣怡《透》

微信圖片_20240414210436.png

洪英喆《花狹口蛙》

1713100708599780.png

劉基男《叢林之巔》

1713100463841442.png

洪英喆《野芭蕉》

1713100668651104.png

洪英喆《虎頭蘭》

1713100751704943.png

何桂蘭《昆蟲及蛛》之一

1713100775881426.jpg

王璟《黏菌》之一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