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展

第八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重啟:立足本土,展現(xiàn)多元

分享:

微信圖片_20230425214527.jpg


2023年4月20日至23日,第八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Shanghai)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時隔一年半,本屆博覽會重新匯聚五十多家優(yōu)質(zhì)畫廊、藝術空間、文化組織和出版機構,以“核心”“平臺”“廣角”“出版”“洞見”和“視·屏”六大板塊,呈現(xiàn)50多家參展畫廊、機構和出版商帶來的影像藝術成果。作為亞太地區(qū)首屈一指的影像藝術收藏平臺,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拓展國際視野的同時,也致力于推動并深化本土影像藝術市場的發(fā)展和影響力。


展覽現(xiàn)場(圖片來源:攝影知友)


本次博覽會既為國內(nèi)當代攝影中備受矚目的新銳力量搭建展示的舞臺,也匯集了眾多國內(nèi)外已經(jīng)享有盛譽的影像藝術大師的作品。在“核心”和“平臺”兩個版塊中,包括三影堂+3畫廊、香格納畫廊、德玉堂、常青畫廊、千高原藝術空間、see+畫廊、杜夢堂在內(nèi)的多家歷年參展的重要畫廊仍然在場;自上一屆以來顯現(xiàn)的地方新興畫廊也持續(xù)為博覽會注入活力,如成都的五月公園畫廊、長沙的謝畫廊、烏魯木齊的高臺當代藝術中心等;此外還有首次參展的伯年藝術空間、眼糖、193 Gallery和Fisheye Gallery等新生力量。作為恢復國際交流后的首屆博覽會,參與其中的畫廊都帶來了面貌多樣的藝術創(chuàng)作,既有已經(jīng)享譽全球的攝影藝術大師,也延續(xù)了上一屆博覽會的特點,凸顯了來自于地方的年輕創(chuàng)作力。


自首屆博覽會起就從未缺席的see+畫廊除呈現(xiàn)一系列當代攝影藝術家,如卡別耶拉·莫拉維茨(Gabriela Morawetz)、帝爾·里瑟(Till Leeser)、嚴明、盧彥鵬、王居延等之外,還將聚焦后攝影時代的兩位重要人物——杰瑞·尤斯曼(Jerry Uelsmann)與瑪姬·泰勒(Maggie Taylor)。他們的作品不僅充滿象征與超現(xiàn)實意味,更注重拍攝之后的再創(chuàng)作,試圖為影像引入全新的繪畫性與敘事性。


微信圖片_20230425213737.jpg

原久路,《巴爾蒂斯繪畫的考察》(A Study of the “Because Cathy Taught Him What She Learnt”),2017。圖片致謝三影堂+3畫廊(北京,廈門)


王居延,《棲息地 21 No.1》, 2022。圖片致謝see+畫廊(北京,深圳,成都)


卡別耶拉·摩拉維茨,《當時》(At That Time),2017-2021。圖片致謝see+畫廊(北京,深圳,成都)


來自上海的新生代畫廊眼糖這次將帶來黎雨詩、余若婕、謝云妮三位女性攝影藝術家的作品。其中,黎雨詩自其攝影碩士階段開始拍攝通過社交軟件Tinder和模特網(wǎng)站邀請到的不同陌生男性的裸體——她的作品強調(diào)性別轉(zhuǎn)換后的“女性凝視”(Female Gaze),主動的女性視角和欲望的合理性。


微信圖片_20230425214850.jpg

黎雨詩《窒息的夢》2022年,圖片鳴謝藝術家及EYECANDIES 眼糖


自上一屆起開設的“出版”單元在今春回歸之際迎來一批展位的擴容,為國內(nèi)外紙質(zhì)攝影出版機構帶來更獨立、全面的展示空間與更多元的交流機會,本屆博覽會中涌現(xiàn)的一系列中外合作出版作品,同樣顯示了各機構對聯(lián)動大陸與國際影像藝術的召喚所做出的回應。該版塊今年的參展陣容既包括ACC ART BOOKS(倫敦、紐約、上海、新加坡)、GOST Books(倫敦)、Atelier EXB(巴黎)等國際領先出版機構,也包括AKIO NAGASAWA PUBLISHING(東京)、AKAAKA(京都)、T&M Projects(東京)、Libro Arte(東京)等多個來自日本的專注于攝影的先鋒出版機構,以及假雜志(寧波、上海)、Same Paper(上海)等堅持以圖像/攝影出版作為媒介的本土藝術與創(chuàng)意機構。而諸如Meet Camera(深圳)、摸摸藝術書(上海)、幻Photism(成都)、余少龑藝術工作室(上海)、1908 閱覽室(杭州)等還帶來了一系列年輕攝影藝術家的自印本,和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o Salgado)、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荒木經(jīng)惟等攝影大師的限量中古書或簽名絕版書。


作為英國的獨立視覺藝術與出版攝影機構,首次參展的GOST Books帶來瑪格南攝影師馬克·鮑爾(Mark Power)的開創(chuàng)性攝影項目《The Shipping Forecast》的新編再版,以及由著名女性攝影師艾莉絲·湯姆林森(Alys Tomlinson)耗時兩年完成的《Gli Isolani》。同樣首次參展的世界知名出版集團ACC ART BOOKS(倫敦、紐約、上海、新加坡)推出中國攝影師逄小威的攝影集《中國農(nóng)民》,測繪了當代中國農(nóng)民的肖像圖景。在大流行后的復蘇與重聚之中,本屆博覽會的“出版”單元更新了遲滯期間影像藝術的出版成果,進一步推動國內(nèi)外有關機構的交流與發(fā)展,重申紙質(zhì)出版物在當下時刻的卓越經(jīng)驗,并持續(xù)為其發(fā)聲。


脫胎于上屆博覽會非營利單元的新生版塊”廣角“,致力于進一步突出美術館、藝術機構和文化組織在發(fā)展影像藝術文化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瑞士文化基金會在X02展位的“夜間劇作” (Night Pieces/ Nachtstücke)由陳旻策展,三位(組)藝術家Apian(阿拉丁·博里奧利)、多蘿塔·加文達和艾格蕾·庫爾博凱特,以及桑德拉·克內(nèi)赫特試圖考察在技術圖像或操作性圖像、身體或人工智能的黑箱效應所引發(fā)的普遍焦慮下,當代影像藝術創(chuàng)作中涌現(xiàn)出的一種技術浪漫主義(Technoromanticism)風格。博里奧利自2014年開始一直在發(fā)展一個名為“Apian”的項目,自稱為“蜜蜂管理部”,處理蜜蜂與人類之間古老的物種關系。博覽會現(xiàn)場為該項目的成果呈現(xiàn),以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媒介呈現(xiàn),現(xiàn)場亦提供相關書籍和材料供參觀者輔助閱讀。多蘿塔·加文達和艾格蕾·庫爾博凱特的作品《無嘴(一)》以兩位藝術家口述的形式,融合經(jīng)過干預后的影像,講述歷史中被“狩獵”的女性;“烹飪藝術家”桑德拉·克內(nèi)赫特則在《我的土地是你的土地》則記錄了藝術家的烹飪藝術實踐。


微信圖片_20230425214932.jpg

第八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Fotografiska展位現(xiàn)場(圖片來源: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位于本屆博覽會入口處的“洞見”板塊由楊紫策展,“格物外景:與世界共處的七個片段”呈現(xiàn)了七位藝術家胡為一、胡尹萍、劉窗、劉符潔、李漢威、史國威、吳鼎與世界共處的七個時刻。胡尹萍的雕塑作品《“榴蓮”系列-夢見Yayoi Kusama的枕頭》陳列在空間的入口,呈現(xiàn)躍入姿態(tài)的人體在現(xiàn)場被白色塑料所纏繞;劉符潔的《博物學之后的當代居所》與之呼應,以平面化的肌理圖像搭筑當代景觀。史國威、劉窗、吳鼎的攝影、影像和混合媒介作品圍繞著李漢威及劉符潔的作品排列在外側,構成展覽的內(nèi)外層次。展覽中的七個片段試圖刺穿現(xiàn)代生活的繭房,“格物外景”揭示了一種當代生活的混沌狀態(tài),即在公共與私人領域的角力之中,個體的意識所遭遇的異化困境。


新設“視·屏”版塊則專注于推廣于實驗與藝術影像、多媒體與新媒體藝術、數(shù)字藝術等,由TRLab和CEF實驗影像中心、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共同參與打造。


值得關注的是瑞士文化基金會支持的巡展項目“夜間劇作”(Night Pieces / Nachtstücke)將在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呈現(xiàn)第一站,展出三位(組)活躍于瑞士的藝術家的作品。他們以攝影、文獻和影像等混合媒介形式,在演繹和虛構的異質(zhì)性力量中將感性的知識具體化,與多變的現(xiàn)實連接。“夜間劇作”以標題致敬E.T.A.霍夫曼和舒曼的同名作品,主張通過19世紀暗黑浪漫主義(Dark Romanticism)作者提供的幽深透鏡,考察在技術圖像或操作性圖像、身體或人工智能的黑箱效應所引發(fā)的普遍焦慮下,當代影像藝術創(chuàng)作中涌現(xiàn)出的一種技術浪漫主義(Technoromanticism)風格。


第八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由Creo主辦并與保時捷聯(lián)合呈現(xiàn)。

本網(wǎng)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wǎng)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jīng)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wǎng)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wǎng)或與本網(wǎng)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wǎng)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